“人不需要活太多样子,你认真做一件事,总会有收获。”这句话是29岁的钳工王家军在日常工作中的真实写照。钳工工作既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王家军怀着一颗对工作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用言行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用勤劳的汗水描绘着青春蓝图。他的拼博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感召着身边的每个心灵,为车间年轻职工树立了楷模。
王家军是一分厂粗绳车间维护一班的核心成员,他常说“把设备维护好,心里就有成就感”。
2023年5月的一天下午,王家军刚下班到家,正准备坐下吃饭,突然接到工段打来的紧急电话,要求及时赶到车间处理成绳30号行车。他接到电话后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碗筷,立即赶到现场抢修。到车间后,他赶紧换上工作服,带上工具,爬上9米高的行车轨道,仔细查看,发现行车车轮轴承烧坏。
虽然太阳已快下山,但是行车轨道上依旧闷热且灰尘大,经过数小时忙碌,凌晨一点行车终于修好。此时,王家军早已疲惫不堪,脸上、衣服上都掺杂着灰尘和汗水,看到行车正常运行后,他情不自禁地笑了。
工友们常常称赞王家军是一位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人。机台就是他奋斗的地方,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岗,用娴熟的技能和知识,认真检查每台设备,不放过任何环节,他对设备的检修改造完成率均达到100%,无一漏检。
2023年9月的一天早上,透过厂房上方玻璃折射进来的阳光,隐约看见一个身影来回在现场巡检设备,他就是王家军。当他走到股绳16号机时停下了脚步,仔细聆听设备转动发出的声音。由于他对机器有着高度的敏锐性和专业甄别能力,即使整个厂房有机器轰鸣声,他还是能隐约听到该设备档位变速压箱发出的“砰砰”声,于是他打开压箱观察孔,发现变速箱大齿轮断齿,如不及时停机修理,生产出来的股绳就会拧成麻花状,甚至会扭断,造成质量事故。他立即喊司机停机,经过6个多小时抢修,机台恢复正常运行,避免了一起产品质量事故,得到了司机和车间领导的一致好评。
近一年多来,王家军夜以继日的工作,很少看到他坐下来休息,每天都用脚步丈量着现场。“只要现场需要,我就肯定在。”他总是这样说。面对生产中的种种问题,他总能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年3月,车间股绳14号重点机台,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牵引无法运行的现象。听到这个消息,王家军立马奔赴现场,经检查,是牙箱内齿压盖轮螺丝掉,齿轮脱出,导致设备停机。通过分析是产品规格多样、参数变化大,牙箱冲击引起螺丝松动造成的故障。他瞬间想到可在螺栓上再钻一个孔用铁丝绑扎来防止螺丝松动,想到即做,他拿起工具马不停蹄地开始操作,虽然当时的天气有点寒冷,但依然能清晰看见他额头渗出的汗水顺着眼角滴下来,但他毫不在意,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发动机,全身心沉浸在那股拼搏热潮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他成功地解决了主变内锁紧销易掉的问题,最终使设备顺利投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这一改进,使传统的设备维护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时间就是金钱,争分夺秒才能创造价值”,在与王家军聊天中,他笑着说:“我当班时必须检查所需备品备件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要及时反馈工段配齐,特别是在中夜班,有备件就会更快的处理故障,才能为生产赢得更多时间”。他的这个好习惯带动了身边更多的工友,为车间生产设备保驾护航。
生活中,王家军像一轮小太阳,照耀着每个人。看到同事工作状态不好,他就主动上前询问,开导同事。看到谁工作中遇到困难,他就积极去帮助解决。他性格活泼开朗,平易近人,喜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热情阳光、积极向上,是他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态度。
付出总有收获。王家军在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荣获公司“知识型职工”荣誉称号,获得过公司职工技能大赛钳工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伟大总是在平凡的夹缝中闪光。王家军知道,今天的这些成绩并不是终点,而是催人奋进的新起点。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拼搏是青春最美的装扮,在钳工岗位上,他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忘我奉献的初心使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感召身边的每个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编校:王 嵘
一审:王 恒
二审:岳啟林
三审:刘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