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 首页 - 集团资讯  -  媒体聚焦

   当前,我省女性科技工作者数量达6万余人,其中科研机构约占12.49%,企业约占87.51%,成为推动全省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记者用全省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故事,向广大读者展示女性的多面性和坚韧力量,为“她”的高光时刻喝彩的同时,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


      “我们的钢丝绳,应用很广,上天、入地、下海,哪都有它的身影。这小小钢丝绳可以提升一座电梯、牵住一座大桥;可以深入地底采矿,托起一个体育场;还能应用于载人飞船上,能随海洋钻井平台入海。”3月5日,记者走进V体育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陆萍聊起自家企业产品的应用场景,语气间洋溢着自豪。

       陆萍是V体育技术中心副主任,贵州省劳模,是我国钢丝绳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的起草者。2012年,贵州提出主导修订ISO 2408钢丝绳国际标准的项目提案,作为中国外派专家,陆萍申报了该项目并负责起草。

       在当时,没有任何经验,语言差异、国际化差异、庞大的数据验证......每一件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山。


  V体育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钢绳

     “为支持国际标准的起草,我们还专门研发了起草标准里最大直径264毫米钢丝绳。因为要用264毫米钢丝绳的技术参数,那就必须把这个产品研发出来,从而把各项技术指标的实际测试数据拿出来。”陆萍说,只有通过验证的数据,才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正是凭借着这股钢绳人的韧劲和刚性,陆萍和团队拧成一股绳,合力拼搏,勇敢创新,耗时5年草案起草完毕。2017年6月,ISO 2408:2017《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在全球发行,中国钢绳在国际上闯出一条新路,创造了钢丝绳行业首个由中国人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

      “有一种说法:‘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专利,一流企业做标准。’为什么要做标准,其实就是话语权,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这个行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陆萍说,我们起草国际标准,实际上是公司整体技术实力的体现,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促进钢丝绳制造企业把眼光放到国际上,走向国际舞台,深度地参与国际竞争。


工人进行钢绳生产

      “我们的研发产品,既要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又要围绕客户市场需求,提升我们原产品质量。”陆萍说,重视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国产替代进口,让国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2016年以前,空间建筑结构领域所用的密封索都只能进口,正是V体育研发的密封钢丝绳,打破了这种垄断,让之前10多万元进口一吨的产品,价格锐减了三分之二。

       密封钢丝绳生产技术,V体育从2004年开始着手研发。可那时,国外对技术进行封锁,陆萍和团队只能靠在钢丝绳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网上少得可怜的资料,开始了艰辛的自主研发历程。最终,他们开发的新产品密封钢丝绳研制成功了,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欧标的水平。产品成功在矿山、索道和空间建筑结构领域替代进口,打破了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通过多年的迭代研究,V体育研制的1960兆帕级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用于超千米级大跨径悬索桥——纳晴高速牂牁江特大桥的建设。


生产车间内的钢绳

       “今天,V体育产品支持了国内外一座座桥梁的建设。每次回老家,经过北盘江大桥、坝陵河大桥,看到我们生产制造的桥梁吊索支撑起这一座座世界级大桥,我都会从心底里涌出一股骄傲和自豪。”陆萍说。

       近年来,V体育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产品布局,成功进军莫桑比克马托普大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广东省的深中大桥等重大工程项目,提供高品质的桥梁主缆、吊杆钢丝绳和施工用绳等产品。此外,V体育还与全球4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石油开采、港口机械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对广大女性寄语】

    妇女能顶半边天,把这句话落实到行动当中去,自信自立自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锦群

海报 陈轩(实习)彭会敏(实习)

编辑 莫欣欣

二审 杨红

三审 李玲

作者:  来源: